熟练地将棉签折断,把采样合格的拭子没入保存液中,用力拧紧盖子、核对、装袋、消毒,再将标本放入整理箱内。8个多月以来,我始终在重复这个规律而流畅的动作,一遍遍地向患者耐心做着宣教和解释。自2020年5月25日以来,东院区的咽拭子采集点已完成了近9万次采集任务。和患者近距离的面对面,规范地完成每一次采集,直面潜在的风险。在核酸采集点工作的我们就像“扫雷人”,而我就是她们中的一员。
疫情期间,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作为患者筛查、确诊、解除隔离以及出入院的重要指标,被摆在了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。 “应检尽检,愿检尽检”。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采集点迅速建成,护理部从各科抽调人员迅速组建了第一批采集队伍,我和其他3名同事光荣而紧张地投入到工作。作为采集点里年资最高、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管护师,我被委以领队的重任。
每天早上7点半,东院区的核酸检测点外已有患者陆续的排队等待。我和队员们提前穿好防护装备,做好各项准备工作,迎着朝霞开始一天的工作。从酷暑到寒冬,我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工作起来感觉自己就像是蒸笼里的包子,汗水不自觉的往下流,护目镜也罩上一层水雾。常常连续工作4个多小时,不喝水,尽量少上厕所,克服困难,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每一次采集前后都需要认真核对各项信息。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检查项目、打码时间……小小的一张条形码,方寸之间的所有信息都要很短的时间内核对完毕,保证准确无误。采集中要规范操作,采集前后严格手消毒,防止交叉感染。消毒液不仅会杀死细菌病毒,也会带走热量,频繁的消毒使得双手即使在盛夏也经常是冰凉的。不仅如此,我还带领大家规范了双手的操作细节,最大限度地预防操作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。采集工作看似简单,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机械重复,操作前还有一项工作,就是评估患者。对于小孩和老人以及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,需要谨慎操作,防止意外发生。对于口腔科、耳鼻喉科的患者需要拿手电筒观察口腔内情况,避开患处小心完成采集,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。诸如这些都是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,需要积累下来,传授给新来的队员。
在护理部领导和支持下,从2020年5月25日开始,我们不仅保证日常门诊和入院患者的核酸标本的采集,还要应对突发任务。8月底复工复学潮,单日采集量达868份,比往日多了一倍。省肿瘤大会召开前如期完成参会人员的采集工作,保障了大会的顺利召开。2021年1月4日,石家庄疫情突发,我们完成了单日采集量1229份,这超过正常工作量两倍多。当晚大家都没回家,直到凌晨3点,看到检验科发布了所有的检测结果,大家才安心入睡。第二天早上7点半,大家全部按时到岗,又完成 1087份采集量。之后是全员核酸检测,在护理部的统一领导下有条不紊、齐心合力,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验,最终圆满的完成了采集任务。
第一批采集任务完成后,我被留了下来,继续“传帮带”,带领第二批、第三批采集队员继续工作。作为年资最高的护士,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,以身作则。遇到问题分析细节,优化流程。有机会倒休时优先安排其他队员。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,规范操作流程,加强消毒工作,监督自我防护。在护理部的监督和指导下,采集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,保质保量,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应有的力量。
我爱这个团队,这是一群团结奉献的护理人,每个队员都有着高度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,从去年五月至今已经有三批队员在这里工作。记得一批队员张涛初进采集点身体不适应,有次下班后发现了血尿,我安排她休息,可第二天她还是按时到岗。张士彦、董焕敏、赵艳芳的孩子还小,难免有个发烧感冒,患病时需要照顾,可她们从来没请过一天假。队员张磊的父亲心脏病加重,正赶上采集任务最多的时候,她没有请假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。我的手指患上了腱鞘炎,每晚都要用止痛贴缓解疼痛,入冬以来的寒冷和陡增的工作量,也让疼痛日益严重。80多岁的老父亲每次打电话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,我总是安慰他说:“别担心,我好着呢,等着我回去一起吃羊肉泡馍。”
相信组织、依靠团队、无私奉献,正是这种信念和精神,造就了我们这支技术精湛、无所畏惧、战无不胜的咽拭子采集队。
文/赵红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