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东院区急诊科接诊了一名49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,通过卒中救治预警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多学科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,从发病到接受治疗仅耗时97分钟,较国际4.5小时黄金救治标准缩短近70%,充分展现了我院在急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。


7分钟响应,分秒必争
当日上午10时21分,东院区急救站点接到石家庄市急救中心紧急指令:一名49岁男性患者突发肢体无力在家摔倒。由张亚茜医师、王健主管护师、蔡建司机组成的院前急救小组立即出诊,仅用7分钟抵达现场。张亚茜医师通过快速问诊、查体,高度怀疑患者为急性脑血管病发作。“患者当时左侧肢体肌力0级,言语不清,NIHSS评分12分,情况十分危急”。
绿色通道,信息直达
面对急性脑梗死的救治“黄金时间窗”,张亚茜医师当机立断,启动“卒中救治预警系统”,将患者病情信息实时传达至我院神经内科。在救护车上,团队快速完成了血糖检测、心电图检查等工作,蔡建司机选择最优路线疾驰前往医院。神经内科米小昆副主任医师收到信息后,立即派祝琳主治医师到急诊室待命并与急诊值班医护人员相配合,提前调试急救设备、准备药物。10时50分,救护车抵达医院,院前急救团队与急诊抢救室实现“零时差”对接。到院15分钟内,完成对患者头颅的CT检查,明确诊断为“急性脑梗死”。患者经绿色通道直达神经内科病房后,米小昆副主任医师团队迅速评估病情,启动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。
无缝衔接,智慧急救
得益于院前精准预判与院内高效联动,患者从发病到我院接受治疗全程用时极短,最大程度保护了脑组织功能。患者恢复良好,入院第3天即可自主坐起,言语功能明显改善。
东院急诊科负责人韩梅主任医师表示,这次患者的成功救治源于院前、院内“零等待”,学科协作救治“零障碍”。东院急诊科于斌主任医师指出,卒中患者的院前预警和院内救治无缝咬合,每一环节都没有“掉链子”。米小昆副主任医师强调,急救小组在转运途中同步传递信息,为患者争取了宝贵时间。作为医院的“守门人”,人民群众的“守护人”,东院急诊科将持续优化“智慧急救”系统,以更快的响应速度、更紧密的团队协作,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构筑坚实屏障。
文/张亚茜